| 盛夏七月智美俄热仁波切青海之行
时间:2015-7-31 23:00:17 作者:丹增旺加 西藏本教整理 访问量: 7月21日 ,从川北阿西象藏寺出发。 7月22日 ,在琼毛活佛的陪同下朝拜圣湖——青海湖。环绕圣湖的途中,在青海湖西侧供藏宝瓶,仁波切诵经做水供法。 7月23日,走访了从去年起邀请仁波切的琼毛活佛的主寺――青海省贵德县琼毛寺,相传这里是“超越灵魂,灵魂自在”所在地(藏语:“婆瓦终吉”)的传承保留之圣地。 当天尼僧列队,奏响迎佛法器,盛迎仁波切入大雄宝殿中央宝座上,为仁波切供奉了象征身语意的佛像、经书、佛塔、吉祥八宝等供品。 随后,辩经院和修行院管理讲经说法的格西堪布与琼毛活佛,向仁波切讲解了修行院和辩经院的建筑、修行以及学习方面的详细情况,还请求仁波切为尼僧们讲经说法、传授窍诀修行法。 7月24日黎明,仁波切参加引导尼僧们积善悔恶法会(每月15日、30日)。十点左右仁波切结合佛典和自身修行的经历与经验讲述了作为一个出家修行者,如何去学佛法,如何去面对修行。授完“甘露”之课后, 她们虔诚地向仁波切敬献了哈达。 下午,诵经开光郎依寺嘉沃活佛的灵塔。 7月25日,离开琼毛寺,去朝拜一个神圣的隐居修行圣地(藏语 :麻日底松,汉译为三崖间,也叫火焰石山)。相传当年佛法僧遭受多次灭顶之灾时,密修者(藏语“堪钦麽紫萨桑”)为了《戒律法》的传承不停地延续, 整整闭关定修了四、五个时代(五百多余年)。《文家活佛教史》《本教源流》里记载着公元前,从藏王“达赤赞布”晚年开始定修到藏王“赤松德赞”,唐代(僖宗)皇帝朝政年间,公元874年。才出关传授《戒律法》的传承,传授与赤巴慈诚,衍衍不息地代代相传至今。至于修行者修行的时间众说纷纭,有些经典里记载着定修了1800多年。不过现今学者研究下的结论最少也有三百多年。 麻日底松神山海拔大约4000米左右,坡度50度左右,山势崎岖陡峭,小路弯弯曲曲,只容一人独行,路上只有动物行走的痕迹,一般人攀登已很不容易。听领路的向导僧人说,往日里一些朝拜者半途返回的人也常有。但年逾古稀的仁波切,不顾八十一岁的高龄,拄着双棍登上了神山顶峰,据说八十一岁攀登上去的,也只有活佛一人。 仁波切在密修者(藏语“堪钦麽紫萨桑”)修行遗址石窟里打坐了将近半个时辰。然后,喂桑、挂经幡、吹响吉祥海螺、念诵祈愿经……。 下午抵达西宁,去青海藏族文化博物馆参拜了全藏区唐卡汇集展览馆。 7月26日,仁波切去了素有藏传佛教“艺术之乡”之美称的金色热尔贡(同仁县)文家寺 。在文家寺拜见了文家活佛,两位学识渊博的仁波切在此共进了午餐。随后到了泽库县,会见了仁波切的故友瑜伽士丹巴,在他的邀请下仁波切的步入了锁纳本教寺。仁波切向捧着哈达迎接的僧人以及群众们加持灌顶。随后,开光了锁纳寺先后新建的大经堂和佛塔殿。 7月27日,回到了阿西象藏寺。 |